杜德夫

搜索"杜德夫",找到4部影视作品

沙家店粮站
导演:
/干学伟
剧情:
  根据柳青小说《铜墙铁壁》改编。  1947年春天,蒋介石匪帮调动了数十万兵力疯狂地进犯陕甘宁边区。当时,边区的军民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,主动撤出延安,屡次给疯狂的敌人以沉重的打击。7月间,我军为了诱敌北进,猛扑榆林城。这时保证数万野战军的粮食供应,便成为陕北人民争取胜利的主要任务。沙家店是米脂县的一个区,那里设立了粮站。到那里领粮的部队很多,粮站的粮食眼看供应不上了。曹区长、区委金书记为了克服这个困难,派民兵队长石得富到邻区去催粮。路途中,运粮队遇上敌机空袭,幸亏石得富镇静地指挥防空,才没有遭到大损失。这件事得到同路的葛专员称赞。葛专员路过沙家店视察备战情况,他特别提醒他们不但要管好粮站,还要照顾全面,组织群众做好备战工作,千万不能让群众遭到损失。金书记遵照葛专员的指示,决定把粮站交给石得富负责,另外找村里的石永公、疤虎、二木匠等人协助石得富。粮站工作交代妥当后,区干部就下乡去检查备战工作。战争形势迅速发展着,北上的敌人已经逼近邻县绥德。当时人心惶惶,石永公开始动摇,地主又乘机放火破坏,而粮站里还存着180多石粮食。怎样妥善地处理这些粮食呢?石得富便到离粮站30多里的镇川堡 支前委员会去请示葛专员。镇川堡当时正在紧张撤退中,从榆林南下的敌人已到堡外的河对岸。石得富见到了葛专员。葛专员指示石得富当夜发给野战军一百石粮食,剩下的必须在天亮前全部疏散到大路以北。最后,他告诉石得富:“虽然敌人几乎占了所有的县城,但毛主席仍然留在陕北……胜利很快就会到来的。”这消息给石得富很大的鼓舞,当下他便赶回沙家店。那一夜,大雨倾盆,山洪暴发,石得富等人在粮站里一夜未睡,等待着部队来运粮。天明前,接到葛专员的紧急通知,才知道运粮队因道路被山洪隔断不能来了,让他们就地动员群众疏散粮食。就在这一夜里,敌人占领了镇川堡并决定明日经沙家店进犯乌龙铺。饥饿的敌人到处搜刮粮食,并准备抢劫沙家店粮站。黎明,敌人的前哨部队已经接近村口,但是粮站里还有80多石粮食来不及疏散。石得富领导大家埋好地雷,即上山准备扰乱敌人。在最危急的时候,曹区长带领游击队前来支援,终于击退了企图抢粮的敌人。石得富等人连夜又下山去疏散粮食,疏散不及的,就在当地埋下。又过了紧张的一夜,粮食刚疏散完毕,敌人就进了村,疤虎在掩护粮队的战斗中壮烈牺牲。石得富忙着掩护石永公撤退,又赶回粮站找到石永公来不及拿走的粮账,当他刚把粮账掩藏在村外的悬崖下时,不幸受伤被敌人抓住了。敌军中粮食恐慌已到极点,匪军官以为抓住了石得富就能找到粮食,因此,加倍酷刑毒打逼问粮食去处。但是他们除了被石得富痛骂之外,一无所得。石得富虽受重伤,但仍坚持斗争。当夜,他便跟一起被捕的群众,杀死哨兵,逃出了虎口。当他来到悬崖下面,发现粮账依然埋在地下时,心里便像落下一块大石头。这时我军已开始了猛烈的反攻。石得富在沙家店山顶的战场上,见到了金书记和石永公等人。他把自己奋不顾身保存下来的粮账,小心地交给了金书记。西北战役终于获得了辉煌的胜利,它给全国大反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具有革命传统的陕北人民,又一次在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红色背篓
导演:
/史大千
剧情:
  华北某山区,县供销社的先进工作者、共产党员王福山,响应党的号召支援山区建设,回到自己的家乡红山店当营业员。红山店山高路险,村庄分散,人们常说:“红山店山靠山,看着不太远,一走老半天。”可是,一到农忙季节,商店就清闲了。当王福山看到农民杨田下山替社员们购物时,觉得应该方便群众把货送上山。但是他的想法却遭到孙会计的反对,马经理也不大赞成。王福山毫不气馁,在公社党委书记的支持下,他翻山越岭,背背篓上山送货,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。卖货时,他又遇到了县供销社党委书记李健民。李书记与王福山一起下山时,对他说起当地几句民谣:买难卖难行路难,称盐灌油得上山。去时不见日,回来星满天……并说“你今天把货送上山,也就是把党对群众的关怀送上了山”,“别小看这小小的背篓,可解决大问题啦!”李书记的话,使王福山更加明确了自己工作的意义。不久,供销社出现了究竟按什么原则送货的问题?是按孙会计和马经理只从利润考虑,主张送利润高的货,还是送当地群众急需的煤油、盐等利润少的商品?于是,王福山与马经理、孙会计之间产生矛盾。王福山带着问题学习了毛主席著作,主席的教导坚定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,便说服了马经理和孙会计,并感动了原来不安心从事营业员工作的小张,也决心上山送货。王福山与小张在上山途中,经受了风雨的考验。他们不仅送货上山,而且也关心生产队的生产,做到商业为生产服务。当他们发现核桃树长了毛毛虫,就连夜取送农药。王福山还注意生产队的副业生产,不仅建议他们开辟荆梢基地,而且还为他们联系荆梢的销路。荆梢有了销路,孙会计又与其他单位去争营业额,他先考虑的不是为生产服务,而是成绩属于谁?对此问题,王福山与孙会计又产生了争论,而马经理的态度不明朗。李书记看到马经理的思想问题,建议他一起上山送货,以改变他的思想。马经理上山后,听到群众对上山送货的称赞,看到王福山组织社员开展副业生产所起的作用,受到很大的教育。后来,马经理和孙会计在李书记的教育和帮助下,以及王福山行动的感召下,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转变了经营思想。
红色邮路
导演:
/马尔路
剧情:
  根据真人真事编写。 主人公于长水是京西山区沟北支局的投递员,他生长在贫苦的农民家庭,八岁上就给地主放羊,深知阶级苦。父母亲都是老共产党员,幼年时代的于长水,经常深夜和母亲一起去送鸡毛信。在革命的斗争中,在父母的教育下,他从小就懂得,只有革命,才有出路!这天,他遇到了一封“瞎信”,是一位女工寻找失散了二十多年的父亲的。信上的地址写得不详细,多方投递无效,组织上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于长水。他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,不辞辛苦,四处查寻,终于在群众的帮助下,找到了收信人,使他们父女得以团圆。于长水了解到广大山区人民迫切希望看到当天的报纸,领导也早提出缩短投递时间,解决看到当日报的问题。可是用什么办法来加快投递速度呢?有人主张添两个人,而于长水想到的是毛主席的教导,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摆在我们的面前,看我们敢不敢承担。他首先要求增加40里的投递任务,同时还建议,把另外的两条线路合成一条。这样,不仅可以节省一个人,减少60里的迂迥路,而且还可以让一个工地和两个公社看上当天的报纸。新建议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提出后,深深地吸引着大家,只有思想比较保守的老邮递员老王反对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。初中毕业后来邮局工作不久的小秦,颇有青年人的热情和干劲,坚持要走这条新线路。他克服困难,坚持走了一个时期。但由于他对邮递工作和新线路认识不足,缺乏实际工作的锻炼和考验,在大雪纷飞的严冬季节,他摔伤了脚,不愿再走这条线路。老王又以此为理由继续反对。这时于长水主动提出和小秦调换线路,自己来挑这副担子。党支部批准了他的要求。在新的线路上,他以坚强的革命意志,克服了重重困难,新线路不仅被他坚持走下来,而且又向前发展了,把原来不包括在他线路上的东山大队,改成了直接投递。群众关心地问他:“老于,整天两头摸黑的,不累吗?”于长水回答说:“趁着年轻,给革命多干点!”他的模范行动,使小秦和老王找到了自己的差距。在评选五好职工大会上,大家一致推选了于长水。连老王也坚决表示要革命化,要向于长水学习,全局掀起了向于长水学习的运动。于长水的工作16年如一日,他踏遍了全县西北部的崇山峻岭,深受山区人民的爱戴。
平原游击队
导演:
/苏里,武兆堤
剧情:
 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秋,游击队长李向阳(郭振清)接到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部队的任务,以达到粉碎日军“扫荡”华北某根据地的阴谋,并保住藏于李庄的粮食。行动时,李向阳与参谋长兵分两路并头进行。  李向阳转移粮食时,被地主杨老宗窥见,后者赶去县城向松井(方化)告密,松井闻之大喜,率大部队赶到李庄,但粮食和乡亲已被李向阳安排转移到地道,然而地道终被松井发现。为引诱松井离开李庄,李向阳率队员进县城,炸毁日军弹药列车,并计划在松井撤退时打他个措手不及,但李向阳低估了松井的狡猾,松井半路杀了个“回马枪”折回李庄,残杀了一些不肯说出粮食藏在哪里的乡亲。可是李向阳的神出鬼没松井终没招架住。
留言
首页
电影
电视剧
动漫
综艺
直播